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多次撰文谈及全球的通胀问题,当时国内的一些评论认为全球性的通胀不会产生,主要原因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有通缩风险,且金融市场扩张较快,吸纳了巨额流动性,因此国际货币的超发也很难推动全面通胀,但这个判断现在来看是有问题的。
从美欧的通胀数据来看,去年12月以来通胀率明显上行,尤其是原油、粮食等价格的快速上涨进一步刺激了通胀,另外当前发达经济体的超级QE周期与经济顺周期开始叠加,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加速了市场流动性,这不仅令美欧股市继续强势,令房地产价格加快上涨,更醒目的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大涨,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粮油等普遍开花,且一些品种涨幅惊人,市场据此认为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来临了,果真如此吗?
一、货币周期
在新冠危机的胁迫下,美欧日的无限量QE与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把20多万亿美元迅速投进市场,前所未见的货币高投放将全球的投机度推上了高峰,各类风险资产价格纷纷上涨。
而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又给长期低迷的大宗商品市场砸出了一个黄金坑,因此当发达经济体的无限量QE推出之后,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争相推高,进而步入牛市周期,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粮食、能源化工等商品轮番上涨,涨幅大超市场预期,这其中不仅仅有货币供给因素,还有经济周期的因素。
二、经济周期与全球新基建
无限量QE延缓了美欧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爆发,超量货币供给刺激了消费端,令全球经济企稳,而中国抗疫的成功与经济的快速恢复,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中国需求的快速回升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随着美欧经济的逐步企稳,尤其是新冠疫苗的推广,使全球的经济预期进一步增强,今年1月美国的消费情况也远超预期,这说明美国经济也加快了复苏脚步,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共同复苏中,全球经济被托底,大宗商品需求明显提高,这再次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另外,中国的新基建政策也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美国等相继效仿,并成为了美国新经济政策的核心部分,全球基础建设的加力进一步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令铁矿石、铜、煤炭、原油等价格涨幅明显超预期。
三、华尔街的定价权
长期以来,华尔街在国际大宗商品之上具有主导性的定价权,因此华尔街利用无限量QE政策与中国需求因素积极引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并借机对赌市场空头,导致大宗商品的投机度明显增强,令商品期货涨幅超标。
超级QE+经济回暖+市场投机,这三个主要因素推动了大宗商品步入超级周期,但现在来提这个超级周期问题已经是后知后觉了,因为多数国际大宗商品已经处于超级周期的半程与后半程,因此投资一些涨幅过高的大宗标的要有所谨慎,不能一味地追多。
四、本轮大宗超级周期与次贷危机不同
本轮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与次贷危机时期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有明显的不同。